第 110 章(【番外:恰同学少年(二)...)_盛唐小女官
书汇小说网 > 盛唐小女官 > 第 110 章(【番外:恰同学少年(二)...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 110 章(【番外:恰同学少年(二)...)

  既然能顺利入学,阿晗便收拾收拾上学去。

  她读得不少了,就是没有好好研究如何备考,去国子监就是为了系统地梳理一下自己学到的那堆乱七糟的东西。

  虽然因为有部分博士不愿意教她,所以她最终被发配去跟许多不受欢迎的“泥腿子”当同窗,她也没什么怨言。

  国子监是个包容性极强的地方,有达官贵人的宝贝儿孙,也有出身平平的寒门子弟;有混吃等死的公子王孙,也有肩负着全家未来的农家后生。

  相比于官宦子弟来说,能入国子监读的“泥腿子”年纪普遍偏大些,二十几岁都算是年轻的。主要还是因为官宦子弟可以直接靠祖荫入学,这些农家子弟则是要过五关斩将才能争取到入监名额。

  而他们即便是入了学,能享受到的师资及待遇也是远不及官宦子弟的。

  阿晗对此倒是不怎么在意。

  她只是想来国子监备考而已,能学到东西就好,在哪里学不是学?

 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,她作为国子监目前唯一一个女监生,还是获得了同窗以及博士们额外的关注。

  比如上课提问的时候经常点她起来回答。

  当然了,博士们很快发现她不是个好拿捏的学生,因为就算你不提问她,她也能积极提出问题,而且每个问题都旁征博引,联动许多他们从未想过的角度……

  有些博士发现自己居然答不出学生问题的时候,都会一瞬间面色涨红,从喉咙里憋出些“多而不精”“贪多嚼不烂”之类的话来,教育阿晗不要整天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。

  那姿态很有些不体面。

  也有些博士是非常开明的,时常和阿晗辩论来辩论去,说到最后彼此都没词了,还要约好各自回去查典籍,争取隔天再讨论个酣畅淋漓。

  如此过去一个月,同窗们不仅出了阿晗的水平,也出了哪些博士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传道受业解惑者。

  比起有个好出身的官宦子弟,这些来自农家的同窗们就没那么多自矜自傲了,遇到不懂的问题便拉着阿晗讨论,气氛越发融洽起来。

  阿晗在国子监待满两个月的时候,参加了监内课余的体育比赛活动。

  国子监监生人数加起来林林总总有好几百人,平时他们上课是不在一起上的,不过年轻人嘛,闲暇时难免会凑一起玩,也有好事者组织各式各样的监内赛事。

  这日比的就是马球。

  阿晗这次比赛并没有上场,不过她的名字还是随着这次比赛传遍国子监。

  主要是她居然给自己那些“泥腿子”同窗当教头,指点他们的骑术以及球技,只短短一个月,便叫他们打起马球来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!

  一下子就让这天的比赛精彩起来了。

  她们那队人居然成功杀出重围,一举赢下这一天的三场比赛!

  大伙都觉得人不可能随随便便进步,应当是有高人指点才对。结果一打听,就打听到了阿晗头上。

  怪不得!

  别阿晗年纪小,事实上她在各个圈子都挺有名,尤其是出身稍微高一点又没高到能直接在御前刷脸的监生,更是对她的大名如雷贯耳:这可是五岁就在御前讨了个神童出身的小才女!

  而且人家不仅读得好,骑射功夫也十分了得,许多读人追求的“出将入相”梦想,人早早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!

  难怪那群泥腿子短短两个月就被调/教成这样,原来是落到这位郭家三娘手里了!

  不少监生都还是玩热闹的年纪,到阿晗的特训这等奇效哪能不心动,比赛结束后都跑去找阿晗献殷勤。

  甚至开始想方设法拉近关系,努力找点共同的熟人来表示“我们怎么可能不是朋”。

  阿晗对于交朋这件事向来抱有极大的热忱,既然其他人也想搞特训,她偶尔也会过去给他们讲讲球技。

  就她现在这身板儿,想亲自上场赢一群年纪比她大的同窗是挺不容易的,不过她理论知识十分丰富,总能清楚指出每个人的短板以及对应的提升方向。

  竞技比赛嘛,就是要大家都厉害起来才有头!

  共同进步才有意思!

  大家都是长安国子监的一员,整体水平提升上去以后咱可以去和洛阳国子监约战,也可以找其他院的人玩玩。何必止步于监内比赛!

  国子监博士中也有马球好者,他们很快发现监生们的马球水平正在你追我赶地疯狂提高中。

 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阿晗在背后给他们画了大饼,说是要组织两京国子监之间的谊赛。

  两京国子监和谊这个词儿摆在一起,谁听了不觉得荒天下之大谬!

  最为重阿晗这个学生的博士找她过去闲聊,问她具体是怎么想的。

  阿晗就给他讲起自己的想法:监生总关在国子监里读也不是个事,何不组织点交流活动,由博士们带队去洛阳国子监或者其他院转一圈,名义上咱是去打马球谊赛的,实际上咱可以人家做的是什么题、读的是什么、组织的是什么课余活动,也好丰富丰富咱长安国子监的教学内容不是吗!

  读这事儿固然没有捷径,可是该怎么读却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。而且出去交流时的见闻与所得,都可以作为诗赋以及试策文章的好素材。你一天到晚埋首堆,把所有典故背个滚瓜烂熟,结果不知道该把它们用到什么情境之中,只知道写些假大空的陈词滥调,如何能叫考官眼前一亮呢?

  咱现在一边出去交流,一边以交流为名头写些诗文出成监生文集,以后参加科举大伙也有拿得出手、传唱度高的诗文不是吗?

  众所周知,考官们给你评等次时也会参考你的过往作品。

  名气就是最好的开路利器啊!

  而且咱去洛阳也不费劲,为了发售当季的《两京文选》,船每个季度都要往返于两京之间,咱跟着船过去不就得了吗?

  阿晗小嘴叭叭,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得清清楚楚,听得喊她过来谈话的国子博士一愣一愣的。

  所以这不管是为了国子监未来的发展考虑,还是为了监生们的未来考试,好像都该安排监生们出去交流交流啊!

  “好!就这么办!”

  没等国子博士找回自己的声音,旁边已经传来许祭酒满含嘉许的答复。

  阿晗转头去,对上了许祭酒堆满褶子的老脸。

  她开开心心地向许祭酒问好。

  既然许祭酒这位国子监一把手都同意了,前往洛阳国子监交流学习的事便敲定下来。不过谁能去谁不能去,那可就得监生们自己的本事了!

  国子博士们表示接下来会进行摸底考试,成绩好的才有机会代表长安国子监出去露脸,成绩不好的就别去丢人了,都待在长安好好学习吧!

  一时间所有监生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开启疯狂备考模式。

  要知道不管是想去玩的,还是想让自己的诗文挤上文集的,都得考试过关才能成为交流团的一员,可不就连只打马球的家伙都开始发奋读了吗?

  开玩笑,这可是极其难得的集体踢馆机会!

  一想到自己可以施展这几个月来特训出来的球技,打得洛阳国子监那些监生目瞪口呆,他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啦!

  这样的热闹事,他们怎么可以错过!

  学,必须学,必须往死里学!

  接下来这段时间,国子监的监生们一个个头悬梁锥刺股,连休沐日都不出去玩了,待在家里埋头苦读,生怕自己是被落下的那个。

  弄得他们家里人都有些疑惑:这是怎么了?国子监对他们家孩子做了什么?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努力的自家孩子!

  众家长一打听,才晓得人郭家三娘一个主意,就叫国子监上下都开始疯狂抱佛脚。

  ……不得不说,郭家这位小娘子真的有点本事在身上。

  事实上阿晗本人也被这股学习风潮给感染了,每天努力吸收国子监教给她的鲜知识,学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。

  唯一的叫阿晗苦恼是,她的朋实在太多啦。

  现在她在国子监读,每天都有同科或不同科的同窗来找她讨论问题,连休沐日都有人约着一起做功课,这就让她或多或少地冷落了老朋们。

  虽然她的好都是懂她的人,都没有说什么埋怨的话,可她还是觉得于心有愧。

  等到考试成绩公布出来,阿晗便马不停蹄地找萧戡他们约着前往洛阳玩耍。

  说走咱就走!

  集体游学多么快乐!

  这样大家又能一块玩儿了!

  有阿晗热情相邀,萧戡他们自然都没有意见,一个两个包袱款款准备出门玩耍——哦不,出门游学去。

  连李腾空都被阿晗以再次前往嵩山拜访焦炼师为由给薅了出来。

  弄得李林甫这个当家长的都有些无奈,他那么不出门一个女儿,怎地郭家三娘每次都能把她给忽悠出门?

  事实上纳闷的家长远不止李林甫一个,昌公主等人的心情也相差不几:平时让儿子陪着出去他总不甘不愿,阿晗招呼一声他就屁颠屁颠跑了!

  相比于长辈们酸溜溜的心情,少年人的想法就简单多了——

  在他们这个年纪哪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与裹足不前的犹豫,这可是大家一起出去玩欸,还是阿晗亲自来邀请的,那肯定必须去!

  就算这次多了一大群绕着阿晗打转的国子监监生,那也没什么关系。

  这些家伙认识阿晗充其量不过几个月而已,哪里比得上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uhui8.cc。书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uhui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