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支书的顾虑_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
书汇小说网 > 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 > 第113章 支书的顾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3章 支书的顾虑

  第113章支书的顾虑

  “尤哥,等你下回过来运好货,我打算出去转一圈,可能要个五六天时间吧,这中间你再过来的时候,把货款直接交给秀楠就行。”

  堂屋里,姚卫军给尤大民递了根烟卷,交代了句。

  “嗯,反正咱这货款给你们两口子谁都一样。”尤大民根本没当回事儿,只是对于姚卫军外出有些好奇。

  “姚老弟伱这是打算去哪儿啊?”

  “京城。”姚卫军见他有些诧异,便笑着解释道:“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,就是去转转,看有没有其他买卖路子,正好我四哥就在城里上班,也不算扎生地儿。”

  罐头买卖如今跟尤大民在县城合作,姚卫军觉得没必要把去京城寻找分销商的事儿告诉他,省得他对于合作方面生出猜忌念头。

  当然,姚卫军到了京城也不可能真的去找老四姚卫涛,热脸贴冷屁股这种事,根本没这必要。

  “得,咱这罐头买卖刚稳定下来,看来你是又闲不住了,好家伙,都惦记上京城那边的买卖了?”

  尤大民感慨摇头,好心提醒道:

  “还是稳当点儿的好,去玩几天没关系,挣钱的路子务必得看清楚喽,京城里的人心眼子多着呢,粘上毛比猴子都精,你最好谨慎点儿!”

  “嗯,尤哥放心,我有数的。”姚卫军点头,没再继续这方面话题。

  两人在堂屋聊了会儿,外面已经装好货,尤大民结算完毕,掐灭了烟头起身告辞离去。

  上午姚卫军去了趟大棚,单独把两个最开始就跟着他盖建大棚,愿意种植香菇的人叫到了一边。

  这两个人都是家里的一家之主,一个叫马广利,是马广胜的堂弟,一个叫陈友仁,跟陈守山是堂叔伯关系。

  “广利叔,友仁哥,你们平时对咱的大棚最上心,我都看在眼里,过几天我要外出一趟,大棚这边劳烦你们多盯着点儿。

  其实用不了几天我就能回来,这中间有任何问题,你们也可以到村部给朝阳公社的凌教授打电话,他会帮忙处理的。”

  姚卫军认真跟两人说道。

  “成,军子你该忙就去忙你的,大棚有我们呢!”

  “卫军兄弟你放心吧,我除了一天三顿饭,其他时间就搁这儿了!”

  马广利跟陈友仁两人各自笑着点头道。

  姚卫军又带着他俩在大棚里转了圈儿,叮嘱了些注意事项,便离开了这里。

  中午,他把村支书李启明跟陈守山请来了家里吃饭。

  如今外出还要村里开介绍信,不然到了京城住旅馆就是个大麻烦。

  “明伯,守山叔,我打算去一趟京城。”

  酒桌上,姚卫军开门见山的说道。

  “哦?”李启明一怔,沉吟了下后好奇道:“具体说说,去京城想干嘛?”

  旁边陈守山也放下了酒盅,同样有些诧异的望了过来。

  “目前有两件事儿,得需要去京城碰碰运气。”

  姚卫军平静开口道:“首先我打算趁着现在不那么忙,到京城转转,想办法接触下那边贩菜的人,打听下香菇的行市,咱现在有地窖,以后鲜菇、干菇都有,提前联系起来,也方便到时候的批量售卖。”

  “对!未雨绸缪嘛,这个想法很好,我觉得可行。”

  李启明认可的点了点头,随后又看向了姚卫军,静等着他继续开口。

  “另外我不是把村里的枣子都做成罐头了么,别看现在隔几天就有县城的人来拉货,但售卖的还是太慢了,照这样下去,单是玻璃瓶子厂的货款,我都没能力结清,所以也打算趁着这个机会,去京城联系下,看能不能找到愿意分销的人。”

  姚卫军坦然解释道。

  “嘶……卫军啊,你当初帮村里买走红枣,这是好事儿,可把摊子铺这么大,的确是有点儿冒失了。”

  陈守山皱起了眉头,姚卫军的话在他看来的确是事实,此时也替姚卫军有些担心。

  “卫军你这样,先去京城试试,如果实在卖不出去砸手里了,我帮你去公社问问,看能不能把剩下的红枣跟瓶子转交给有关单位去处理。”

  李启明犹豫了会儿,坚定说道。

  “这个目前倒还用不着,事情其实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糟,先让我自己应付好了,如果真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,我再跟村里开口。”

  姚卫军没想到李启明跟陈守山这么支持他,后者甚至愿意为这事儿硬着头皮去公社求人,这不由让他有些感动。

  “明伯,守山叔,你们对我的支持已经很多了,我心里都有数,不到万不得已,我尽量自己解决!”

  “成吧,那你……打算出去多久?”

  李启明再次问道。

  “不会太长时间,顶多一个星期差不多了。”

  “卫军,你这一走,打谷场那儿的大棚怎么办?”

  陈守山最近正打算去大棚学习,因此率先急切问道。

  “这个放心,我已经单独找广利叔跟友仁哥聊过了,他俩从最开始盖建大棚就在场,后来又跟着凌教授学了一段时间,有他俩盯着,问题不大。”

  姚卫军继续解释道:“况且目前栽培下去的菌种,还没彻底蒙发,估计我回来后,差不多正好赶上,不耽误。”

  “嗯,那就好,大棚是咱们村的希望,公社领导也期待着呢,切不可掉以轻心!”

  李启明认真叮嘱了句,对于姚卫军要外出的事儿,算是同意了下来。

  “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?”

  陈守山再次问道。

  “嗯,就这几天吧,具体还没定下来,手里一堆事儿没处理完,也不敢走啊,哈哈。”

  姚卫军笑着回应道。

  “我跟启明支书能帮上忙吗?卫军你不用跟我们客气,需要村里协助的地方,尽管开口,能帮的一定帮!”

  陈守山递过来一根烟卷儿,朗声表态。

  姚卫军沉吟了下,郑重说道:

  “那我就不客气了,目前村里愿意一块盖大棚的人越来越多,这是好事儿,可人一多,全都待在大棚里,也帮不上什么忙,同时也没办法给每个人都有上手操作的机会。

  既然大家伙儿都这么热情的支持大棚种植,咱也不能凉了他们的心,所以我打算等这次回来后,就着手盖建第二组大棚!”

  姚卫军说到这里顿了下,见李启明跟陈守山都下意识的点头认可,便继续道:

  “第二组大棚我建议走村民联合的路子,让大家都出钱出力,参与进来,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,也能让每个人实打实的跟着一块儿操作,快速掌握种植技术。

  另外,第二组大棚要建就建大一点儿,我计划弄它个几十亩,甚至参与的人多,百多亩也是没问题的!”

  “……”

  他的话说完,李启明跟陈守山暂时没有回应,而是陷入了沉思状态。

  少顷。

  李启明率先开口道:

  “卫军,你的想法很好,不过这里有两个问题,我有话直说哈,咱们一块儿探讨。”

  说到这里,他把眼前的酒盅挪开,在桌子上比划道:

  “首先,这么大面积的盖建大棚,土地方面肯定就要用到咱村里的耕地了,这不是小事儿,我得先跟公社领导去报备申请,不过估摸着问题不大,毕竟上面已经指定咱们做试点村了。

  可问题是,村民们会不会有意见,常年地里刨食儿习惯了,这猛然间把耕地都改成大棚,并且还在目前第一组大棚并没看到成效的情况下,怕是要在大棚占地选择方面,好好琢磨一下了。”

  他说完,没有继续说下去,而是看向了姚卫军跟陈守山两人,想听听他俩的意见。

  “明伯,你的担忧不无道理,这方面的确需要跟村民沟通,可能会花些时间精力,而对于第一组大棚的实际效果,这方面您完全不用担心。”

  姚卫军朗声继续道:“作为香菇种植试点村,在公社和县农技站的政策与技术支持下,第一组大棚目前稳定良好,出菇也只是时间问题,这方面我可以做保证,绝对会比种庄稼更划得来!”

  “嗯,有你这句话就行。”李启明点点头,又说起来他认为的第二个问题,“盖造那么大面积的大棚,资金方面,也是个挺大的困难。

  咱村常年种的是盐碱地,收成从来是各村垫底,各家各户手里没多少钱,出力肯定不含糊,可要让他们拿钱,估计凑不出多少……”

  李启明说完,脸上露出尴尬之色,作为村支书,村里人堪堪生活在温饱线上,他觉得自己有很大责任。

  “哎卫军,你刚才说走村民联合的路子,具体怎么考虑的?”

  陈守山插了一句,笑着问道。

  “这正是我想说的,联合嘛,就是大家伙儿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共同打理整个大棚的生产栽培,以及采收出货。”

  姚卫军一脸平静,继续道:“钱多就多出点儿,钱少就少出点儿,剩余的我来兜底,联合生产,大家入股,按占比分配收益。”

  “……”李启明和陈守山再次沉默下来。

  他们自然能理解姚卫军的话,但对于这种联合方式,有些吃不准。

  毕竟目前的政策还在那儿,稍微步子迈的大一些,说不定就会引来麻烦。

  “这个想法我已经跟肖主任谈过了,她很支持,所以明伯跟守山叔你们不用有什么顾虑。”

  姚卫军笑着看了两人一眼,给他们倒酒的间隙,继续道:

  “这件事一直是我想尽快解决的,所以还得请明伯跟守山叔你们帮忙,趁着我去京城这段时间,做做村里人的工作,没问题吧?”

  “哈哈,既然领导都同意了,我跟守山绝对支持,这方面你甭管了,由我俩出面,争取在你回来之前,把愿意参与盖大棚的人,以及大棚盖建具体位置先定下来!”

  李启明释怀大笑,随后又说道:“对了,这个入股、占比分配的具体制定,卫军你是怎么打算的?”

  “还没想好,明伯跟守山叔你们空了的时候也琢磨下吧,我认为咱们还是该商量着来,群策群力嘛。”

  姚卫军在分配股份方面暂时没有透露自己的想法,想等从京城回来了,先听听他们两个的意见。

  至于指望村里人出多少钱……这个一开始他就没抱多大希望。

  既然提出联合生产,其实就已经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,兴建大棚是他这个副业发展带头人的任务,怎么才能把大棚快速推广开来,又能让村里人负担得起前期费用,姚卫军觉得,也只有这个办法最合适了。

  三人中午这顿饭吃了很久,席间聊着未来大棚的盖造计划,一直到下午快三点钟了,才算结束。

  姚卫军跟李启明到村部去开了介绍信,后者盖上村里的章后,又拉开抽屉,拿了些全国粮票出来,约么二十多斤。

  “卫军,这些是以前公社发给村里的,你这次去京城用的上,都带上吧。”

  “谢了明伯,我先收着,到时候有余下的再放回村部。”

  姚卫军欣然笑纳,虽然现在这年头大城市里没有粮票也能吃上饭,但有备无患,当做备用也不错。

  如今出发之前,手头所有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了,他看了看天色,又去找了已经赶去挖地窖现场的陈守山。

  “守山叔,跟你借两个人,现在天气越来越冷,我那房子还没盘火灶呢,你看能不能找人帮我弄一下?”

  他打算去京城之前,把家里取暖的事情解决掉。

  当初建造房子的时候,预留出来的隔层被他当成了放钱的空间,眼下需要在正房与偏房的两边夹道间,重新盘起火灶,方便屋里取暖。

  北方农村的屋子,都会在房子一角提前埋好烟囱管道,然后接到火灶上,冬天用来取暖。

  姚卫军当初已经把隔层的管道堵上了,因此等盘起火灶,对他存放的现金不会有任何影响。

  “你可真行,这都什么时候了,火灶都没弄!”

  陈守山笑着埋怨他,爽快点头应下,“这个简单,你明天还不出发吧?明天我带两个人,亲自帮你弄起来!”

  “得嘞!劳烦守山叔了!”

  “嗐,客气什么,不碍事儿!”

  “……”

  姚卫军跟他确定好后,溜溜达达的回了家。

  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uhui8.cc。书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uhui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